哭泣的儿童 孩子会走路后,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,难免会有几次擦伤、跌破皮肤、碰伤或其他轻微的受伤。遇到这些情况时,父母不同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反应。怎样去安慰受伤的孩子也是父母在儿童教育中应当注意的问题。 孩子轻微受伤后,一定会因为疼痛和害怕而大声哭叫,尤其是第一次发生时,这时父母应该保持镇定,并给孩子适当的安慰,如抱抱他,亲亲他,告诉他这是很平常的事,很快就会好的,这样做能使惊恐中的孩子很快平静下来,再次遇到这类事情时,他会觉得没什么了不起,疼痛过后也就没事了。如果父母当时表现得大惊小怪,过分紧张,这种情绪就会传染给孩子,会使孩子觉得发生了天大的事情,因此而产生过分恐惧、害怕的情绪,以致哭闹不止。有的父母见到孩子受伤后,会心疼不已,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,但不应该给予过分的安慰和关心,否则会造成该子的娇气,一有疼痛就会哭闹很长时间,以此来赢得父母的同情和关照,这将不利于培养孩子忍耐、勇敢的品质。相反,有些父母希望培养孩子从小就成为勇敢不怕病的人,尤其对于男孩,担心安慰会使孩子吃不了苦,在孩子受伤后,表现得很冷漠,把爱怜隐藏在心中,任凭孩子哭叫而不理,还不时要求孩子勇敢,这样做也不好,会使孩子觉得父母缺乏爱心,还会抑制孩子感情的自然流露,可能会影响到他以后和家人、朋友、同事的相处态度。 孩子轻微受伤后,从感情上要求大人的安慰这是很自然,也很正常的事。父母应该给与适当的安慰,教会孩子以后怎样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,孩子也会正确对待受伤之事,不会产生依赖和娇气的心理。
- 相关评论
- 我要评论
-